知識分享

活化客戶忠誠計畫的10種方法

大多數的會員卡,往往未被消費者善加利用。研究調查亦指出,截至2014年止,美國累計共有超過30億的會員數,參與企業推出的忠誠計畫(Loyalty Program),平均每一戶家庭參與29個計畫,儘管有83%的消費者表示自己至少參與1個以上,但53%的人並未積極參與大部分的會員活動。

消費者對於企業各方面的業務,所抱持的期待逐漸增加,對於企業推出的忠誠計畫亦是如此。提供消費誘因的忠誠計畫(如:點數、里程數、折扣、現金回饋)是目前最流行的方式,但是隨著客戶對忠誠計畫的參與度日益降低,企業可藉由以下十個技巧來活化忠誠計畫。

一、不要低估「驚喜」的元素

傳統的忠誠計畫中,客戶獲得的獎勵被歸類為『外在』的,這些獎勵為有形且須達到某些條件後才能獲得,在現實中具有實際的價格,這些獎勵如:獲得免費食物、現金回饋、折價券、折扣。雖然外在獎勵可以有效地刺激消費者,但能引起「幸福」和「滿足」情感的『內在』獎勵,通常更具效果。

為了有效運用這兩種獎勵,企業必須將內在獎勵加入到現有的計畫中,例如加入「驚喜」的元素。客戶普遍喜愛感受到驚喜,這令他們覺得興奮及幸福,進而提升他們的忠誠及參與度,這也讓客戶在下次的消費時,增添了不知是否會收到驚喜的神祕感,吸引他們持續回來消費。

二、鼓勵社群分享

現今的消費者是社群化的,他們希望與朋友、家人保持連結,因此,忠誠計畫能夠更成功地促使客戶去分享他們獲得的獎勵。獎勵(例如:點數)的可共享性,不僅對消費者來說是很實用的方案,企業也同樣受益。透過贈送點數給他人的舉動,客戶可獲得情感面的內在獎勵,人們普遍渴望人際的互動,這使我們有與他人產生關連的感覺,因此會願意為了再次將獎勵分享給他人而持續消費,企業也因此獲益了。

三、結合公益行銷

對於提高客戶忠誠計畫的參與度來說,雖然讓客戶分享獎勵給朋友,是一個實用的策略,但若能將獎勵分享給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,會是更有前景的方案,例如:贊助疾病研究機構、幫助自然災害的受害者、提供資金給公益團體。

根據尼爾森(Nielsen)於2014年的調查指出,對於那些承諾給予社會及環境正面影響的企業,有42%的美國消費者願意付較高的金額去購買其產品或服務。公益行銷帶給客戶的內在獎勵,具有很正向的效果,讓客戶感受到自己在幫助他人的同時,也提升了品牌忠誠度。

四、辨別客戶消費潛力,制定客製化方案

即便皆為最忠誠的客戶,個別客戶之間的消費潛力也會不同,為了最大化客戶的消費力,企業應建立一個可變動的忠誠計畫,以符合個人的購買習慣。要辨別客戶的消費潛力,可檢視他的歷史消費紀錄中,最佳的一筆,例如:A客戶在一定的期間內購買了10單位的產品,B客戶則是5單位。

一旦了解客戶的消費潛力,企業就能制定客製化的方案,舉例來說,C客戶最高的消費潛力是一個月內購買8單位的產品,他的客製化方案就可以將門檻設定為:當他購買到第9單位的產品時,即可獲得獎勵。客製化方案可避免因為設定了過高的門檻,令某些客戶覺得都沒受惠到,也避免設定出客戶總是會輕易超越的低門檻而賠錢。

五、多元管道

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流行,許多公司也投入建置能夠應用在手機上的忠誠計畫。也因為手機裝置,許多會員卡在使用上的障礙已被消除,例如蘋果的Passbook應用程式,讓消費者可以將所有的數位會員卡存在同一處,避免遺失或忘記攜帶;社群的插件也整合了許多受歡迎的應用程式像是Facebook、instagram、Snapchat,進而簡化了註冊程序。

一個好的忠誠計畫不應只有單一管道,其他的管道,特別是電子郵件,也應同步進行,尤其是那些客戶未來需要再訂購或替換的產品類型。案例如美國的莎爾音樂(Shar Music),這是一間銷售弦樂器及配件的公司,建置了一個自動且客製化的電子郵件宣傳機制,每6到8個月就寄信提醒消費者,該為他們的樂器購買新的弦線。這個宣傳方式創造了9%的點擊率和26%的廣告轉換率,更重要的是讓客戶感覺到被關心。

六、提供彈性的架構

無論企業喜歡與否,大部分的消費者皆參與了數個互相競爭或類型重疊的忠誠計畫,例如A航空公司的常客,不代表他沒有搭乘其他航空公司的班機。對企業來說,正如同一句古老的口頭禪所說:「若你無法打敗他們,就加入他們。」

忠誠並不會互相排斥,企業也開始意識到,獎勵的點數就像是一種貨幣,是可以流通的,從一個人轉移至另一人,但若無人使用便失去其價值,而且與其他點數之間存在一個交換的匯率。目前已有公司提供了以下服務,客戶可將不同航空公司的里程數互相轉換,未來甚至可以將里程數拿來和別人交換其他物品。

七、執行明確的宣傳

無論忠誠計畫的細節如何,「明確性」是貫穿整個計畫的重要關鍵,專家們一致認為,星巴克是最佳的案例之一,傳遞明確的訊息是星巴克忠誠計畫如此有效的主因,計畫內容很簡單:「使用會員卡或星巴克應用程式,消費12次之後,即可獲得一份免費的飲料或食物」。星巴克與其他提供相似計畫的品牌相比,其差別在於,其他品牌僅在會員註冊時執行宣傳,星巴克不僅在註冊時提示,更在他們所有的商店內宣傳,訊息被放置在座位區、黑板菜單上。

至於手機的部分,星巴克也在應用程式的首頁處,顯示該位客戶還差多少點數即可領取獎勵,客戶不必費心地去尋找這則資訊。因為對客戶來說,他們很可能不會積極地去尋找相關的訊息,應由企業主動提供給客戶。

八、組成獎勵計畫聯盟

知名度的提高是讓客戶參與忠誠計畫的核心趨力,應和建立明確的宣傳同時進行。想要提高知名度,萬無一失的方法就是與其他品牌的獎勵計畫結盟。以美國的燃料獎勵(Fuel Rewards)聯盟為例,他們和殼牌(Shell)、萬事達卡(MasterCard)及其他相關的夥伴合作,這些品牌將各自的行銷廣度結合起來,並且互相推廣,獎勵上的合作也更吸引消費者的參與。消費者只需在網站上註冊並連結自己的萬事達卡,即可加入燃料獎勵,往後在凱馬特(Kmart)、潘尼百貨(JCPenny)、玩具反斗城(Toys”R”Us)等商店持萬事達卡消費,即可得到現金回饋,這些現金回饋可用來購買殼牌的商品。

九、遊戲化的運用

忠誠計畫不必總是提供具有貨幣價值的獎勵,「遊戲化(Gamification)」是建立忠誠的新方法。在與客戶進行知識分享的環境中,或是在員工的社群裡,以遊戲化為基礎的忠誠計畫是最具潛力的。案例如美國的無線營運商T-Mobile,他們和遊戲化平台的廠商Bunchball合作,建立了T社群,提供客服人員一個遊戲化的員工協作網絡,目標是協助員工跟上行動科技的快速變化。

在社群論壇中回應問題或評論的員工,能夠獲得「喜歡(likes)」的獎勵點數,獎章則能讓他們名列排行榜之中,雖然其中並沒有任何貨幣性質的獎勵,使用者仍願意持續回來這個社群。根據Bunchball的研究指出,遊戲化的設計,讓參與度增加96%、貢獻度增加583%、回應增加783%。

十、衡量影響力

企業可能犯下的最大錯誤,就是不正確地衡量忠誠計畫的有效性,或甚至是不知道如何衡量。雖然獎勵領取率是一個好的追蹤指標,但專家建議企業應進一步去關注忠誠計畫如何影響其他的業務範圍,以前述的T-Mobile案例來說,遊戲化的平台不僅提高員工對社群的忠誠度,同時也提高了31%的客戶滿意度。

然而在傳統的B2C環境下,有一個簡易的公式可以衡量忠誠計畫的影響力,能讓企業了解忠誠計畫實際上帶來的商業價值,公式如下:(註冊的客戶數)X(積極使用計畫的客戶百分比)X(積極客戶在消費上的增加)。

發展忠誠計畫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的方法,但企業若試圖跨入客戶或員工的情感層面,給予他們彈性且客製化的選擇、支持互動、建立跨渠道的環境,往往會比那些不願意接受新趨勢的企業更易成功。忠誠計畫也應隨著社群和技術的演變而持續進化,反應較慢的企業將面臨失去客戶忠誠的風險。

文章來源:Maria Minsker (Posted May 2015) 10 Ways to Liven Up Your Loyalty Pro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