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分享

人員招募策略與面談技巧(二)

面試的流程

面試的流程大致可分為六個階段:(1)開場與問候。(2)針對履歷上的疑點進行釐清。(3)由面試官提問,應徵者依實際經驗回答。(4)面試官依據應徵者的附加價值(例如:特殊專長),評估其是否具備工作所需職能。(5)面試官針對尚須瞭解的部分,請應徵者補充說明。(6)開放應徵者就不清楚處進行提問。

至於面試一個人的時間則依職務而有所不同,以下為大略的時間可供參考,基層員工(例如:一般客服人員)約30分鐘,基層主管約1小時,高階主管則往往超過1小時。

科學方法輔助,尋找最適合的人才

人是主觀的動物,容易受到第一眼的主觀印象所影響,尤其對面試官來說,須在短短的面試過程中決定是否聘用一個人,更是一項艱鉅的挑戰。因此,專業的面試需要科學方法的輔助(例如:「性向測驗」…等),讓面試官能夠根據客觀的指標來瞭解求職者。

人才的招募,往往不是找「最好」的人,而是找「最適合」的人,在客服這個職類上更是如此,那該如何找出最適合的人?看的就是面試者的「特質」是否適合(例如:客服人員往往需具備同理心、關懷…等特質)。特別是對成就動機強的人來說,若工作性質與他的特質不合,並非他所喜愛的工作,雖然他仍會把工作做好,但通常無法長久做此工作。

面試官的心態與角色

面試官二「不」曲,一為「不居高臨下」,面試官須注意自己的坐姿、目光及口氣,勿讓對方覺得自己高高在上;二為「不吹毛求疵」,面試是一個探索、研究、分析、發現的過程,面試官需瞭解面試者履歷及說話內容的真實性,可讓面試者多說話,面試官再針對疑問之處作詢問。

面試官亦有二大職責,其一,要能發掘面試者的優勢與特質,在與面試者互動的過程中,盡量不要用封閉式的問題(答案為「是」或「否」的問題),應採開放式的問題讓面試者多表達其意見;其二,要搜尋面試者能為企業所用之職能與潛力,可從其特殊的過往經歷中看出(例如:曾在家暴專線服務過的客服人員,往往較具抗壓性且反應快)。

面試技巧

面試可分為「結構式」、「非結構式」與「情境式」面試,「結構式」由面試官控制全部過程,面試內容的範圍窄且有限制;「非結構式」由面試者自己決定談話的方向,面試內容廣泛且無限制;「情境式」則是給予面試者一個模擬的情境,詢問他會怎麼處理。在「結構式」與「非結構式」面試之中,建議採用「非結構式」,讓面試者多說話。至於「情境式」面試則可測出面試者的應變能力,服務業常採用此種方式。

引起對談的一種有效方式是使用開放式問題,封閉式問題易使談話終止,破壞了保持會談流暢的原則。但並非在面試中就全採用開放式問題,建議比例約為:三分之一的封閉式問題,三分之二的開放式問題。

給面試官的提醒

最後,補充五點提醒事項,面試官於面試時應特別留意:(1)妥善安排面試時間,勿讓求職者等候的時間過長。(2)勿以審問的口吻詢問面試者。(3)要能直接回答面試者的問題,且對求職者應徵的工作有基本的了解。(4)勿詢問與工作無關或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。(5)避免其他干擾面試的因素(例如:面試官不要在面試過程中接聽電話)